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布拉格印象

離開意大利國境之前,我又犯了一個心急之過。由於目的地布拉格(Prague)並不通行歐羅,所以我提早在米蘭機場把預留的歐羅統統兌換克朗(Krone)。這無疑是失智的決定,道理與港人訪台,也不會預早在香港機場換台幣一樣。不過,礙於從未踏足東歐國土的陌生感,以及對東歐遍地騙子的警戒,我還是保險地在米蘭機場把錢的事處理好。

登機前,懷着不忿的心情吃了一根Venchi冰淇淋,把剩下的零錢用完。然後,隨着一隊意國足球隊,一路鬧哄哄地飛往捷克。客機未及起飛,坐在我一旁高大健碩的足球員已經開始一罐啤酒接一罐的喝,酒精加上團體出遊的亢奮讓他們一路上不停高呼吶喊,調戲空姐。我捧着捷克作家卡夫卡的《審判》,打算在客機降落前把結局讀完,美好的計畫最後敗於足球先生的失控喧鬧中。

一個半小時左右,客機準時降落布拉格機場,耳根終於安靜下來。

布拉格機場裏的電影節海報



我對布拉格的印象來自周杰倫和米蘭.昆德拉;前者是華語歌手,後者是流亡法國的捷克作家。大約是在中學時代,周杰倫推出了一個在布拉格拍攝的音樂特輯。那是還沒有智能電話的年代,更別說Whatsapp;當年流行手機短訊,以文字短訊為主,圖片短訊功能尚未普及。音樂特輯裏面周杰倫和虛擬的手機短訊精靈相愛,他們不時用手機拍下布拉格的風景傳情,氣氛浪漫動人。從此,畫面裏色調偏黃的橋和城堡便成為我對布拉格的第一印象。

同年,我在書店看到一本外國小說《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》,被書名吸引就買下了。當年,我在對東歐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,吃力地把書看完,實在無法讀懂,只記得故事發生的地點正是布拉格。當時的我一直認為自己早晚會踏進布拉格,沒想到多年後果然成真,或許世上確實存在「吸引力法則」。

此行之前,我一邊計劃行程,一邊讀昆德拉的另一本小說《笑忘書》。那是一本觸及歷史和記憶的小說,指出人類藉遺忘而得到自欺的快樂,其中不乏昆德拉對政權愚民的嘲諷和批判。我在小說裏學了一個捷克語,Litost,意思是人在冷不防之下受到衝擊,揭破自身處境可憐的難堪真相。因為成長以及好些歷練,《笑忘書》的內容比我想像中容易掌握,讀起來比較得心應手。《笑忘書》是昆德拉在法國出版的小說,那時的他已被逐出布拉格(因為反動的言論,他一度被政府軟禁),身在法國的他仍然孜孜不倦地撰寫以布拉格為背景的小說,反映他對布拉格的深情,更讓我好奇這個地方到底有何魔力,叫人魂牽夢縈。

最後,當然還有捷克國寶法蘭茲.卡夫卡了。容後再談。


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